海外科技业两大焦点:“吃独食”的英伟达、“打开IPO窗口”的Arm
华尔街见闻
(相关资料图)
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,与AI硬件相关的大部分利润可能会继续集中在英伟达身上;ARM估值或高达640亿美元,有望成为有史以来第三大科技公司IPO。
本周,海外科技界迎来两大重磅新闻——英伟达的炸裂财报和软银旗下芯片公司Arm的IPO申请。
之所以重磅,是因为,英伟达的辉煌业绩为下游的AI玩家扫清了障碍,Arm则有望打开关闭已久的IPO市场的“窗口”。这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一年的科技股走势。
新计算时代,AI站在英伟达的肩膀上
无论对于本身还是AI行业,英伟达的二季度业绩都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根据周三公布的财报,英伟达二季度营收同比翻番至135亿美元,这在所有大型芯片制造商中几乎没有先例。
其数据中心业务更加强劲,在人工智能火爆需求的推动下,二季度,英伟达数据中心营收达到了创纪录的103.2亿美元,仅一个季度就翻了一倍多。
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公司盈利报告中表示:
黄仁勋早前表示,价值1万亿美元的全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将从传统的服务器中央处理单元(CPU)转移到图形处理单元(GPU),后者能够更好地为AI等新应用所需的并行计算提供动力。
这对英伟达来说是个好兆头。
作为AI“背后的巨人”,英伟达的GPU较竞品而言更受客户青睐,因为它们的性能与英伟达强大的软件编程平台生态系统CUDA更加完美地结合。十多年来,AI公司一直在CUDA上构建和共享AI相关工具和软件库,促使当下AI应用程序的构建更容易也更快速。
这就是所谓的粘性优势。因此,当投资者叫嚣着Arm将成为下一个英伟达时,会被现实狠狠地打脸。
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,与AI硬件相关的大部分利润可能会继续集中在英伟达身上,而不是其他公司。
财报显示,非GAAP口径下英伟达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22%,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67.4亿美元,比AI赛道的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多。
黄仁勋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,英伟达明年的订单前景广阔。大型互联网公司、企业和初创企业将AI项目放在优先事项,因此,向GPU的结构转变可能会持续数年。
然而,英伟达独占鳌头是其同行的痛苦,尤其是传统服务器硬件和芯片制造商。对首席信息官的最新调查显示,技术买家在增加AI投资的同时并没有扩大总预算,而是“拆东墙补西墙”。
Arm——有史以来第三大科技公司IPO?
除了英伟达财报,科技界本周迎来第二大利好——在经历了两年的低迷活动后,IPO市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开放。
Arm周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提交招股说明书,计划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进行首次公开招股(IPO),证券代码为“ARM”。
但截至目前,IPO市场仍然死气沉沉。根据复兴资本的数据,今年迄今,有68家IPO筹集了99亿美元,相比之下,2021年同时期,共有281家公司IPO筹集了963亿美元。在过去十年中,同时期平均有129家IPO筹集了330亿美元。
这就是为什么,对于IPO市场而言,Arm上市可能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。
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,Arm将可能创造2021年10月特斯拉劲敌Rivian募股137亿美元以来最大的美股IPO,并将有望成为仅次于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和2012年Facebook上市的第三大科技业IPO。
本月稍早有媒体称,Arm计划9月首周开始路演,第二周确定IPO的计划发行价,Arm的估值在600亿到700亿美元。上周有媒体称,软银最近从愿景基金那里买入了25%的ARM股份,这笔交易对Arm的估值略高于640亿美元。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
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
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,直接提现不套路~~~快来参与活动吧!